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嘻嘻看书 > 现代都市 > 全文章节争名夺利

全文章节争名夺利

朱棣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《争名夺利》是作者“朱棣”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,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棣徐妙云,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:坏消息:我穿越了好消息:穿越成爽文男主,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: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,老朱更劲爆:“贬为庶人!逐出族谱!给他十亩地,一间泥坯屋!子承父业,给咱做农民去!”……我,农民Judy!开局十亩地……......

主角:朱棣徐妙云   更新:2024-08-06 05:2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文章节争名夺利》,由网络作家“朱棣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《争名夺利》是作者“朱棣”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,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棣徐妙云,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:坏消息:我穿越了好消息:穿越成爽文男主,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: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,老朱更劲爆:“贬为庶人!逐出族谱!给他十亩地,一间泥坯屋!子承父业,给咱做农民去!”……我,农民Judy!开局十亩地……......

《全文章节争名夺利》精彩片段


小院。

杏树下。

朱棣摆弄着犁。

前世,往上数两代就是泥腿子,小时候回农村,见过犁,见过耕地。

甚至还跟在耕牛、骡子后面,可劲儿撒欢玩过。

但明朝的农具,和他见过的农具,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就比如这犁!

不说全部铁的吧。

至少翻土的铲头,犁铲总该弄个铁的吧?

而眼前的犁铲,是用坚固的榆木做成的,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皮。

就是包铁皮,也不是整个犁铲都包裹。

只在边缘包了一圈。

看着打磨掉锈迹,变光滑,可怜巴巴的一小圈铁皮,朱棣摇了摇头,起身同时,嘀咕道:“生产力太落后了。”

如果有一把好犁,再加上大黄。

会耕种的好把式,一天少说也能翻耕四五亩地。

十亩田,最多三天就能耕完!

现在嘛……

难说喽!

可能得十天时间吧。

毕竟,他本身就是个二把刀。

摆好犁,转身回屋。

小屋有了新气象。

添了新家具。

窗前,摆放着一张崭新的桌子。

是朱棣前些天亲手打造的。

闲暇时间,他们可以坐在这里读书。

徐妙云坐在桌边,低着头,认真用白泥在一件衣服上画下一条线,听到动静,唇角浮现点点笑意,头也不抬,询问:“都准备好了?”

“好了,随时都可以开始!”朱棣边洗手边笑道,同时转头看去……

随即,眉头微皱……

下一秒,手也顾不上擦了,箭步走过去,伸出湿漉漉的手,握住徐妙云手腕,“这件衣服,你好像很喜欢,怎么要剪了?”

徐妙云笑着抬头,“我也要准备呀,我这些衣服,平日在家里穿还行。”

“可不适合下地干活穿。”

出嫁带来的衣服中,除了嫁衣外。

凡是裙摆拖着地面的裙子,都没带。

不适用!

带来的裙子没问题,可上身长衫及膝,还是太长,地里干农活不方便。

得改成短衫。

像村里婶子们,短衫配裙子。

“之前挖野菜时,我向二婶儿请教了如何耕地。”

“二婶儿说,初学耕作,你在后面掌着犁的方向,我在前面牵着大黄,会更轻松容易些。”

朱棣笑了,这些他当然知道,他家往上数两代就是泥腿子。

取下徐妙云手中剪刀,笑道:“农村这点活不难,我自己摸索摸索,很快就能掌握。”

“咱们家总共也就十亩地,用不着你下地。”

“那不行!”徐妙云十分固执道:“我们是一体的,既然要做农民,田里的活,我就要学会,都交给你一人,你吃不消。”

“而且,都让你做,村里乡亲就会说,四郎家的大丫,到底是个娇滴滴的大小姐。”

“我可不想成为,乡亲们口中的懒婆娘!”

噗!

认真说完,她率先就忍不住笑了。

含笑的眼神,却格外坚定固执。

四郎家的大丫、懒婆娘?

朱棣也被逗笑了,同时很头疼,从含笑,却格外固执坚定的眼神,他就知道,想说服,有难度……

“这种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做!”

徐妙云不解看着,“赔本?”

朱棣掰着手指头,笑道:“首先,你是我的妻子,我的女人,其次,还是个大美女对不对?”

抿唇忍笑,徐妙云含羞瞪了眼……

“你跟我下地干活,变成二婶儿、四婶儿那样的黄脸婆,我的损失太大了!”

“赔本买卖,不干不干,坚决不能干!”

连连摇头说完,又凑到徐妙云耳边,也不知,低笑说了些什么。

只见不等说完,徐妙云就俏脸通红,虚握着手,含羞作势,要打人……

笑着握住徐妙云的手,朱棣郑重道:“说实话,我没想到,被贬为庶民后,你会自己把自己嫁过来。”

……

“家里的事情也很多。”

“你每天要洗衣做饭,还要喂小蠢货,足够了!”

这是他的真心话。

徐妙云抬头……

脸上羞红还未褪去,看着朱棣,认真道:“家里这些事情,我抽空就能做完,村里谁家女人,不洗衣做饭?不喂家禽?”

“下地干活绝对不行!”

这种亏血本的赔本买卖,他绝不干!

把美娇妻变成黄脸婆,还少赚了力量点。

怎么算,都是血亏!

“不过……”朱棣脑海灵光一闪,激动道:“有件事很适合你!”

“乡亲们,对咱们很不错。”

“村里的孩子也不少,三四十个。”

“这些小东西,成天不是下河摸鱼,就是上树摸鸟蛋。”

“要不,你给他们当先生,教他们识文断字。”

“作为交换,让杨八叔他们教我耕地,如何?”

当先生?

徐妙云有些犹豫,不自信,“我一个女子,能当先生?”

“怎么不能!你可是女诸生!”朱棣十分自信笑道,说着,抓起徐妙云的手:“走,我们现在就去召集乡亲们。”

“你不自信,那就问一问乡亲们的意见!”

“看他们,信不信你!”

……

公祠。

土桥村是一个安置村。

没有大姓,也没有大地主,士绅。

公祠也是以前,一位本地大户人家的祠堂,战乱中,这户人家败亡。

新村建立后。

祠堂就成了公祠。

里面祭祀的不是各家祖宗,是龙王之类的神仙。

村里祈雨之类的祭祀活动,就在公祠进行。

朱棣把乡亲招呼到公祠,说明目的后,余光瞥了眼,略微有些紧张的徐妙云,笑问:“各位叔伯婶子,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

“愿不愿意让我家大丫,给你们家孩子当先生。”

话音尚未落下,乡亲们就激动起身,惊喜交加大声响应。

“愿意!太愿意了!”

“四郎,你不是骗俺们吧?”

“俺……俺娃也能识文断字吗?”

“四郎家大丫可是书香门第,或许咱们娃娃,将来还能考个功名呢!”

“四郎、大丫,你们就是俺家的恩人,俺娃将来要是能考个功名,俺让他一辈子记得你们的恩情!”

……

朱棣笑着转头,眼神示意:你看。

乡亲们都看着呢!徐妙云把头侧向另一边,唇角却不由微扬,泛起点点笑意。

“大家安静!”朱棣笑着抬手,祠堂内瞬间安静后,继续说道:“既然要办咱们土桥村学塾。”

“我们就要有上学的地方。”

“我看,公祠就可以利用起来。”

“不过,得修补一下屋顶,打造桌椅,打造练字使用的沙盘。”

“需要咱们一起动手……”

不等话说完,乡亲们纷纷笑着大声回应。

“四郎,大丫,这些事情就交给俺们!”

“对,你们负责指挥就行,这点活,天黑前就能做完!”

……

这一天,整个土桥村热火朝天。

大人们忙碌着,打造桌凳、沙盘、修补公祠屋顶,孩子们嬉笑穿梭在大人中间。

于此同时。

一只信鸽,带着朱棣、徐妙云要在土桥村办学堂的消息。

悄无声息飞出村子……


村儿里的地,除了少部分旱地分部在村东。

余下的,大部分都集中在村西。

“四郎,这里!”

朱棣刚来到自家地头,远处就有人招手呼喊。

是春妮、春晓的父亲。

苏六六。

元朝统治时期,出生的这批人,名字大多有个特点,基本都带着数字。

尤其是底层百姓。

“四叔,四婶,二叔……,你们都在啊。”朱棣笑着走过去。

苏四叔拉住朱棣,就往田里走。

边走边说:“你读书多,见多识广,看看这是什么草,咱们伺候庄稼这么多年,从未见过这种草。”

“可不,俺家地里也有好几颗,叔打算锄死,你六婶儿不让。”

“俺家婆娘也一样,说要等等看。”

……

朱棣一脚深一脚浅,踩在泥泞的麦陇空隙间,听着乡亲们议论,不由笑了。

十几步距离,很快就到了。

四叔指着一株雨后,翠绿秧苗,“四郎,就是它,你帮着看看,到底是什么?”

按捺着喜悦,朱棣蹲下仔细观察。

是玉米秧苗!

错不了!

他是观察,秧苗的长势情况。

是否适应大明的环境?

至少现在看起来,很适应。

翠绿翠绿的。

高到膝盖、叶片已经有三指宽了,挂着晶莹的雨露。

“四郎,认识吗?”杨八叔问道。

朱棣微微摇头,“八叔,我也不认识,不过这株植物,我家麦田里也有。”

“四郎,那你准备割掉吗?”四婶赶忙追问。

乡亲们全都看着朱棣。

几个月相处,朱棣和徐妙云,在土桥村已经很有影响力了。

朱棣笑着摇头:“我准备留着,等到秋天,看它产出什么种子。”

“我猜测是飞禽走兽,在深山老林中,吃了它的种子,来到土桥村,没有完全消化,就随着粪便,排泄到咱们的村田里。”

“飞禽走兽能吃,证明没有毒性,家养的家禽也可以吃。”

“咱们人也可以食用!”

“飞禽走兽都没办法完全消化,变相证明,种子应该很大,有可能产量不小呢!”

……

认真说完,他准备好的推理后。

朱棣笑看着众人,“各位叔伯婶子,我建议,大家把这种植物保留下来。”

“这么几株,对麦子收成影响不大。”

“书上记载了,咱们现在种植的水稻、麦子、黍子等一切农作物,最早都是野生的,是被咱们农民驯化的。”

“万一,这种植物,是一种高产量的植物呢?”

“反正,我是准备保留下来。”

叔伯婶子们相互对视,随即纷纷开口。

“四郎要保留,俺家也保留!”

“孩子他爹,要是听你的,前些天,咱们就把这棵草撅了,还骂俺败家!”

“听四郎的,四郎说得对,拢共几株,对麦子收成没什么影响。”

“可不,万一是一种高产的呢!”

“老天爷啊,你千万别耍俺们这些农民,给俺们一个惊喜吧!”

……

呼!

暗暗松了口气,听着八婶都开始祈求老天爷给个惊喜,朱棣不由笑了……

看着一张张,对未来多了一丝期盼的面孔,他在心中默默暗道:一定会成为惊喜的!

又闲聊了几句,众人就各忙各的散开。

朱棣匆匆返回自家麦田,寻找玉米秧苗。

刚才对乡亲们说的那番话,有部分内容,他撒谎了。

整个五月份,他都在忙教学、去山里选制作毛笔的木材、搜集鬃毛、制作毛笔。

虽然也抽时间,看过庄稼长势。

但只是站在田边看看。

还真没关注,玉米种子有没有发芽,长势如何。

朱棣没走几步,就眼睛一亮,找到了一株!

不远处,还分散着七株。

瞧着翠绿秧苗,笑着自言自语:“乡亲们都期盼着,你们能给他们的艰辛生活,带来一丝惊喜。”

“你们可长点心,争点气!”

“听到了吗?”

其实,他有些担心,玉米无法适应,大明时期的气候。

即便在此之前,没种过地,他也知道一个道理,气温、降雨任何一点变化,都会对农作物的发育、成长产生很大影响。

“不行,再看看……”

乡亲们的生活,太需要一点惊喜来调剂,可能,一点惊喜,就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年。

就像村里办学堂。

都两个月了,他们每每提到学堂,脸上还是会情不自禁,流露出激动的笑容。

朱棣三下五除二脱了鞋子,就沿着麦陇,一行一行仔细搜寻玉米秧苗。

……

“78”

……

“86”

……

“157”

……

“283”

朱棣从最后一行麦陇走出来,站在稻田和麦田分界线上,笑了,“这块地,种了300粒种子,283株发芽成长,是个好兆头!”

不错的发芽率,初步证明,玉米对大明时期的气候,适应的不错。

现在,他才更有底气,给乡亲们一个惊喜!

……

心情极度愉悦中,干活又好又快。

临近中午。

日头高悬。

气温越发闷热时。

朱棣已经把水稻田清理了好大一块。

田边,累积了一堆堆杂草。

“四郎,收工回家吧。”

“四郎就是能干,一上午拔的草,比俺们两个人都多!”

……

这时,乡亲们也陆陆续续收工回家,经过朱棣的田边,看着清理干净的稻田,以及整齐堆在田边的野草,哪怕早见识了朱棣干活麻利,还是不由纷纷惊呼夸赞。

朱棣笑着打招呼同时,从田里出来。

在水渠边,把手脚洗干净。

又从野草中,挑选了一些大黄、小黑、小蠢货喜欢吃的野菜、野草。

收拾妥当后,和乡亲们聊着天,回家。

刚进院子……

香味扑鼻而来,争先恐后,蜂拥窜入鼻孔。

徐妙云听到动静,走到门口查看,看到朱棣时,顿时笑了:“饭马上就好。”

朱棣把一部分草添到马槽,笑着询问:“做什么好吃的了,光闻香味儿,我都要流口水了。”

闻言,徐妙云莞尔一笑,“孩子们太皮了。”

“我们不是去荷塘边练字吗?”

“练字休息的空闲,他们就编笼子捕鱼。”

……

“放学时,一个个都给我塞他们抓到的鱼。”

……

“我做了荷叶蒸鱼。”

朱棣笑着走过去,进屋。

徐妙云把毛巾、皂角准备好,含笑转身去灶台,同时询问:“庄稼长势好吗?”

“好!”朱棣一边洗漱,一边高兴笑道:“不出意外,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,对了,我也有件好事分享……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