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硝火惊雷结局+番外

第7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1-21
黑暗。

赵勇含冤入狱,心中悲愤不已,但他坚信自己的清白,也担忧着国家的安危。此时,他的好友、大文豪苏轼听闻此事,义愤填膺。苏轼为人正直,嫉恶如仇,平日里与赵勇相交甚厚,深知他的为人和报国之志。苏轼联合朝中司马光、范纯仁等正直官员,联名向皇帝上书陈情。在奏章中,他们详述赵勇制造火器是为抵御外敌、保卫国家,揭露了蔡京的阴谋诡计,恳请皇帝明察。苏轼还亲自面见皇帝,慷慨陈词:“陛下,赵勇一心为国,不惜出生入死。如今因小人谗言蒙冤入狱,若寒了忠臣良将之心,日后谁还愿为国家效力?望陛下三思啊!”苏轼的言辞恳切,情真意切,仿佛是为赵勇鸣不平的正义之声。

皇帝听了苏轼等人的谏言,又派人暗中调查,最终查明真相。他深感愧疚,下令赦免赵勇,恢复神机营编制,并严惩了蔡京。赵勇官复原职,再次回到神机营。那熟悉的营帐、亲切的战友,让赵勇感慨万千,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后重新回到了现实。

重回神机营的赵勇,感慨万千。他深知火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,也明白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。但他毫不退缩,决心继续投身火器研发与军事训练。此后,他带领工匠们不断改良火器,尝试不同的硝石配方和制作工艺。他常常亲自参与实验,与工匠们一同探讨,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赵勇意识到仅靠改良火药配方还不够,还需要对火器本身进行创新。他发现现有的火炮装填速度慢,且精准度不高。于是,赵勇与工匠们日夜钻研,尝试改进火炮的结构。他们查阅大量古籍,借鉴前人的智慧,同时结合实际需求,不断尝试新的设计。

他们在火炮上增加了一个可调节角度的装置,通过调整角度来控制炮弹的发射方向,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精准度。同时,设计了一种新的装填机构,使得装填火药和炮弹的过程更加便捷高效,缩短了发射间隔时间。在设计过程中,他们